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环球速递!报告称:全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5 00:25:2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3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今天,《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当前,全国碳交易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3亿吨,累计成交额约104亿元。

《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1~2022)》封面。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供图


(资料图片)

报告由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是由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主持编写的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提出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交易市场”)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为改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环境、优化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我国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按时实现“3060”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报告指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因其灵活性高、减排成本低的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纳为主要的碳定价机制。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33个碳交易市场已经形成“1个超国家级、8个国家级、18个省级或州级、6个城市级”的全球市场层级,覆盖了全球约55%的GDP和17%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气候危机愈加凸显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在不断探索温室气体减排路径与适宜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目前已经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005年开始的CDM(“清洁发展机制”的简称)项目推行阶段,2011年启动的碳交易试点市场建设与运行阶段,以及2014年推出、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与运行阶段。

目前,中国呈现全国碳交易市场与区域试点市场同步发展的局面。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象征着中国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报告构建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建设是基于前人对碳交易市场的评价分析,结合碳交易市场建设目标和市场运转情况,综合考虑了交易规模、市场结构、市场价值、市场活跃度、市场波动性5个维度,选取10个具体指标构建而成。

该指标体系通过对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7月16日共计242个交易日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碳交易市场和8个碳交易试点市场的综合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得益于碳交易试点市场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初建阶段发展比较迅速,交易机制运行比较顺畅,在交易规模、交易价格、市场活跃度等几个关键指标上快速超越了碳交易试点市场,综合得分增长幅度最大。

面对全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参与主体有限、企业的认知及准备不足、市场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报告建议,今后,应继续跟进国际上相对成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态势,基于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及特征,尽快扩大纳入行业范围,设计多主体入市机制,扩大资金规模和平均市场活跃度;加快碳金融标准制定,推动碳金融产品设计;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各级市场协调性;提升企业碳管理意识和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培育碳交易市场与碳管理专业人才;将“碳税+碳市场”协同的多元碳定价机制提上日程;加快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交易市场相关立法进程。

标签: 交易市场 排放权交易

精彩放送

返回顶部